最近,有两款国产高速电摩在车友圈的热度非常高,同时也吸引了不少知名UP亲自下场做对比测试,分别是极核AE8S+和九号E300P。
虽然今年国内高速电摩圈不是特别火,但陆陆续续还是有发布了一些新车,为何唯独这两款车会被放在一起?九号E300P是新车可以理解,而极核AE8S+甚至都已经发售了一年多,话题度竟然依旧居高不下,这一新一旧两款又有哪些值得放在一起对比的呢?
在经过了与诸多圈内人,尤其是做横评的几位UP交流后,大家的观点比较雷同:
首先,这两款车的售价都在2万元以上。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2万已经成为国产电摩销售情况的一条隐晦分割线,而这两款车是当下该档位为数不多的畅销车型。其中九号E300P上市就受到不少追捧,而极核AE8S+则从去年上市开始销量持续走高,甚至到今年仍有非常可观的销量,是为数不多持续热销的高速电摩;
其次,极核和九号分别代表着当下国内电摩市场的两种不同的造车势力,前者背靠摩托车大厂春风,是非常典型的“油跨电”代表,更加注重车辆本身性能、品质和调校,是相对传统的造车逻辑;而九号则有着非常鲜明的互联网基因,从智能化入局造车。
可以说,这不仅是两款热销产品的对比,更是两种造车思路的碰撞。那么整体感受下来,这两款车到底各自有哪些优势以及哪些值得改良的地方?我们在前不久也对两台车进行了简单的测试对比,狠狠地蹭了一下这波风靡机车圈的热度,现在来说说感受。
经典通勤风VS先锋机甲风
两大外观设计各有所爱
从外观来看,九号E300P还是延续了之前E200P的设计风格,看上去跟传统的通勤型电动两轮车外观差异不是很明显,但尺寸要比普通车型明显大一些。而相对来说,极核AE8S+的外观是大家已经非常熟悉的机甲风格,机车的感觉更强一些。
两种不同外观设计风格的背后,不仅是造车理念的不同,同时也映射出两种不同的骑行心理。
九号虽然背靠互联网,但其造车出发点锚定传统通勤用户,这也导致其在外观层面基本都是在通勤车基础上进行改进调整,而选择九号E300P的用户,不少都是希望可以在驾乘体验和政策之间寻求一下平衡,换言之,通勤外观的“隐蔽安全性”更高。
而选择极核AE8S+的人,则是典型的升维心态。作为一台定价在2万以上的高阶车型,必须要有个非常具有辨识度的拉风外观,方才对得起如此高昂的价格,也能够让其在一众通勤电车中脱颖而出,成为最靓的仔。
事实上,这种截然不同的风格,也体现在了一些细节上。比如九号的按键设计跟传统的通勤车型比较近似,而极核的按键跟春风楚留香700的那套更相像,触感后者更佳。
超强悍性能不相上下
九号E300P电机散热问题明显
配置方面,极核AE8S+搭载的5千瓦中置水冷电机、双锂电、ABS、Brembo刹车卡钳、高性能热熔的玛吉斯轮胎、马牌的皮带;九号E300P搭载10千瓦轮毂电机、双锂电(可升级三锂电)、ABS、西互大直径辐射式卡钳、玛吉斯P速级半热熔轮胎,两款车账面信息都非常能打。
而从实测性能来说,两者的提速性都堪称当下同级别车型的天花板,在同为90%左右的剩电量下,极核AE8S+的零百加速时间为10s,最高时速110km/h,而九号E300P零百加速时间为9.9s,最高时速111km/h,几乎不分上下。
但在长时间骑行后,九号E300P的电机发热问题明显,并导致了车辆性能的下降,这也是前代车型存留的老问题,虽然有一定优化,但根本上并未得到解决。必须要强调的是,对电机来说,高温散热问题不解决,将会导致动力衰减、续航衰减和使用寿命衰减等问题,所以在这里也建议九号在后面做车的时候,能够认真考虑一下改用中置电机。
细节方面各有千秋
也各有痛点
AE8 S+采用5英寸TFT全彩屏,界面科技简约风格十足,信息呈现直观明了;而九号是7寸的TFT液晶仪表,屏幕更大,视觉呈现效果更好一些。同时E300P在智能交互体验上优势也更加明显,这本身也是九号的最大优势。
踏板部分,极核AE8的相对更短,而九号E300P的空间更加宽裕,比如放个箱子非常轻松,但是从个人的骑行姿态感受来说,极核AE8的脚踏设计更加舒适,在骑车的过程中两条腿可以有非常舒展的状态,而九号E300P则只能局限于传统的坐姿,骑久了会比较累。
在纳物功能方面,我们这次拿到的E300P为双电版,空间优势巨大,刚好可以放进一个全盔,而极核AE8由于电池在座桶里,再加上车尾灯的设计,导致整体空间不是很大,但纵深相对可观,只能放下充电器或者一些小的东西。
结 语
整体来说,极核AE8S+和九号E300P都是当下国内高速电摩市场中比较成熟的好车,但各自不同的出身背景,也决定着两个不同的进化方向。
背靠互联网的九号,在造车的时候会更加像去再造一台电子产品,或者是一台电动大玩具,更加侧重于对产品的智能化应用,玩乐属性和用户实用性的一些探索和挖掘,比如配件的选择或者性能参数,总会让人联想到电子产品追求跑分的感觉。
而背靠传统摩托车大厂春风的极核,在造车的时候明显更加侧重于对传统摩托车造车逻辑的遵循,更加注着重于车辆的性能品质、调教还有细节的掌控和优化,对于更加注重车辆操控本身的用户来说,更加友好。
当然,这两台车仍然有很多值得挖掘和对标的点,比如说大家关注的低温环境下的性能表现、尤其是续航跳水比例等,后续我们也将找机会继续测试。
那么如果是你,你选哪台车?
没有回复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