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牛电动陷入困境,“内卷”是表象,创新乏力是根源

曾经被寄予厚望的”电动车特斯拉”,如今却深陷困境。从2014年创立之初的意气风发,到2018年上市的鼓噪激昂,再到如今的增收不增利、股价大跌,小牛电动经历了戏剧性的大起大落。李一男这位”最后一次创业”的奇才,又一次遭遇滑铁卢。

表面上看,小牛电动的窘境源于行业”内卷”,但实质上是其自身创新乏力、优势丧失所致。小牛电动曾凭借高精尖的科技和设计一鸣惊人,但在行业普遍实现技术迭代与产品升级的大环境下,竞争对手纷纷赶了上来。昔日的行业标杆,如今被同类品牌旗鼓相当甚至超越,高端形象不再,独特魅力尽失。

电池成本上涨被小牛电动视为销量下滑的”背锅侠”,但九号电动车却在同等条件下保持增长。相比之下,小牛电动更像是在为自己的落后找借口。从财报数据来看,小牛电动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怪圈,销量目标遥不可及,亏损额更是扩大了十余倍之多。昔日的明星企业,如今已沦为行业的后进生。

小牛电动之所以走到今天这一步,根本原因在于其创新能力的丧失。当初凭借豪华团队背景和高端智能化路线,小牛电动迅速在市场上收获了大批忠实拥趸。面对日新月异的行业变革,小牛电动却固步自封、裹足不前,最终输给了更加勤奋好学的竞争对手。

李一男曾誓言要重新定义出行,如今看来,他可能连自己的未来都重新定义不了。作为一个有理想抱负的创业者,李一男不该止步于此。或许,他应该从小牛电动的兴衰历程中汲取教训,反思自身不足,重新出发,以更加开放与创新的姿态去拥抱未来。

本文源自金融界

    © 版权声明
    THE END
   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    点赞15分享
    评论 抢沙发
    头像
   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!
    提交
    头像

    昵称

    取消
   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

      暂无评论内容